Search

工作十年來,認識不少優秀的前輩,無論是在科技業、商場,或是創作圈,我在這些背景迥異的人身上,看見一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工作十年來,認識不少優秀的前輩,無論是在科技業、商場,或是創作圈,我在這些背景迥異的人身上,看見一個共同特質,那就是:

「所有出類拔萃的人,都是工作狂。」

在光芒背後,他們莫不投入了巨大的努力和長足的時間,才得以在自身領域豎立標竿。

有多努力呢?

NBA傳奇球星Kobe有一套著名的「666」訓練菜單,就是在每年例賽結束後的6個月休季期間,許多球員正放鬆心情準備度假時,Kobe仍堅持每周投入6天自主訓練,一天進行6個小時,20年如一日。

「你絕對不可能比我優秀,因為你花的時間遠遠不如我。」

Kobe引以為傲的黑曼巴精神,不在於強調自己的天賦,而在於對籃球的熱情執著與嚴格的自我要求。
_

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的一天,則是這樣開始的:

凌晨四點起床,煮一壺咖啡,倒進大大的馬克杯,然後在書桌前坐下,開始寫作。每天寫十頁稿紙,每頁四百字,不多不少,大約花五六個小時,中間烤一塊乳酪土司吃。寫完後,出門慢跑一小時,回來接著做兩小時翻譯工作。

這樣的日子,過了35年。
_

Kobe與村上先生都是工作狂,日復一日、一點一滴地在事業上慢慢累積,向前推進,直至常人無法企及的地方。

要成為工作狂沒那麼簡單,也不那麼困難。不難的地方在於這兩位所投入的時間,其實與我們相去不遠-每天上班8小時,工作20-30年,這是很多人一生的職涯寫照。

真正不容易的地方,在於這段佔據每天三分之一的時間裡,我們是否真心投入手中的事情?我們是否持續精進自己,做有效的累積?抑或只是餬口飯吃,單純用「時間」交換「金錢」而已?這一念之差,將會隨著時光的推移,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。

不敢冀望能達成Kobe或村上先生的成就,但就算只在NBA賽場上綻放一個球季,或只寫出一本長銷10年的名著,你都知道,這些成果的背後,該堆疊多少工作狂的精神與熱情才有可能達成,沒有任何僥倖與苟且。

有成就的人都是工作狂,沒有人天生就是好手,而成為工作狂的唯一可能,就是真心喜愛自己的選擇,唯有如此,你才能真正享受人生那三分之一的旅程。

既然我們都無法逃避工作,那麼,就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工作狂吧!

Steve Jobs:"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."
賈伯斯:「成就的唯一途徑,是熱愛自己的事業。」

#職涯沙舟
_

《10年個人願景工作坊》
01/23 台南:https://reurl.cc/ldxZOQ

《從工程到旅程的勇氣》職涯講座
01/30 台南:https://reurl.cc/odkGGD


Tags:

About author
◆ 成功大學奈米科技研究所碩士畢業 ◆ 半導體外商ASML資深工程師 ◆ 天下雜誌換日線 Crossing 專欄作家 ◆ 自由作家、旅行部落客、講者 ◆ 2019 11、12月 高雄市觀光代言人 ◆ 著作《從工程到旅程的勇氣》暢銷6刷,獲選高雄市文化局「當月好書推薦」、「教師工會指定研習選讀書籍」
工程師作家,以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文字為職志。 始終相信文字會讓我們更有知覺去感受冷暖;更能柔軟地去承載歡樂悲傷。
View all posts